不少做软包电池出口或国际物流的朋友,都遇到过 “货物被拒收” 的情况 —— 大概率是没办 UN38.3 认证。其实这不是额外要求,而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里的明确规定:软包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外壳较薄,运输中可能因挤压、温度变化出现漏液、起火风险,必须通过 UN38.3 测试,证明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不然国际物流商不敢接,海关也会拦截。
2025 年 8 月 15 日,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正式实施,软包电池的 CCC 认证迎来重要调整。作为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电子的核心部件,软包电池的安全认证已成为市场准入的硬性门槛。
想让小型桌面风扇进入韩国市场,电池的 KC 认证是绕不开的门槛。作为韩国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KC 认证依据《电气用品安全管理法》,确保电池在安全、环保和电磁兼容等方面符合韩国国家标准,堪称产品合法入市的 “入场券”。
想让扫地机进入韩国市场,电池的 KC 认证是绕不开的门槛。这是韩国技术标准院(KATS)推行的强制性认证,针对电子电气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扫地机电池因属便携式锂电池,被明确纳入强制认证范畴。
网购扫地机跨区域运输时,电池为何能在复杂环境下保持安全?这离不开 UN38.3 认证。它源自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第 38.3 款,是锂电池航空运输的强制要求。2025 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危险货物规则》第 66 版生效后,还对扫地机等含锂电池设备的运输电量提出限制,2026 年起将正式强制执行这一要求。
在美国市场销售智能手表,FCC ID 认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不做 FCC ID 认证的智能手表究竟能不能在美国售卖呢?
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电池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而 IEC 62133 报告正是衡量可充电电池安全性的重要依据。这份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非单一文件,而是分为 - 1 和 - 2 两个部分:-1 针对镍镉、镍氢等镍系电池,-2 则聚焦锂离子、锂聚合物等锂系电池,2025 年还新增了短路燃烧持续时间测试项目,进一步提升安全门槛。
对智能宠物喂食器生产商而言,从研发设计到量产铺货,每一步都围绕 “抢占市场” 展开,但如果忽略了 SRRC 认证,再好的产品也可能卡在上市环节。尤其是搭载 Wi-Fi、蓝牙等无线模块的智能款喂食器,SRRC 认证不是 “可选加分项”,而是国家强制要求的 “合规门槛”—— 没有它,产品无法通过电商平台审核上架,线下销售也可能因不合规面临查封处罚,直接让前期研发、生产投入打水漂。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