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运输的基本要求:(1)锂电池及锂电池组划归第9类危险品;(2)所有锂电池(组)须通过UN38.3测试;(3)对部分第9类危险品锂电池运输提供了例外条款;(4)对运输样品作出了严格的限制;(5)旅客携带的日用类锂电池的限制;(6)所有缺陷的电池或损坏电池均禁止运输的限制。
检测的电池种类: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碱锰电池、燃料电池、干电池、纽扣电池、锂离子电池、手机锂电池、进出口蓄电池、笔记本电池、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单体电池; 检测项目:冲击试验,高度模拟试验,过充电试验,温度试验,强制放电试验,外短路试验。撞击试验,振动试验。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火热,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其应用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单只电池的能量也越来越高。而不断爆出的锂电池安全事故,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锂电池的安全性。
电池产品的标准,特别是安全标准,是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的主要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常见标准,并简要讨论了这些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近日,韩国修订了《电器及家居用品安全管理法》,首次将纽扣干电池列入KC认证管控范围,该项规定从2020年11月15日开始生效,其管制范围包括圆柱形电池和纽扣电池,同时如果终端产品内含有圆柱形电池以及纽扣电池,其使用的电池也必须经过KC认证后,方可进入韩国市场售卖。
电池的种类繁多,有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纽扣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池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电池在检测时需要测试的项目较多,尤其是当电池要出口到国外做IEC认证标准时,需要对电池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测试,确保大家正在使用和出口的电池不会给用户造成安全隐患以及使用故障的问题。
如今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像机,遥控玩具等可充电锂电池已经是非常流行的电子产品,因此对锂电池货物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手册“手册第38.3节第3节是普遍接受的UN38.3认证,该认证是专门为运输需要锂电池通过高度的危险货物而制定的联合国条例,模拟,高低温循环,振动试验,冲击试验,55C环温度短路试验,冲击试验,过充电和强制放电试验。UN38.3适用于航空运输过程和日常使用的存储和其他过程。
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国际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锂离子电池标准。根据各自的需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等机构,也制定了相关的锂离子电池运输安全标准,并得到广泛应用。此外,一些国家及组织,如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美国电气汲电子工程师学会(EEE)和日本国家标准局(JIS)制定的关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标准,也有广泛的影响。这些标准的检测项目相似。但是测试的条件则有所不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